股票配资门户_配资门户网_网络配资炒股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股票配资门户_配资门户网_网络配资炒股 > 网络配资炒股 > 炒股股票配资平台 笔者自编《古代诗人诗歌现存量排行谱》,李白杜甫排不上
炒股股票配资平台 笔者自编《古代诗人诗歌现存量排行谱》,李白杜甫排不上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03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炒股股票配资平台 笔者自编《古代诗人诗歌现存量排行谱》,李白杜甫排不上

楔子

我国古代诗人众多,有人知名,但诗歌不多;有人不知名,却诗歌众多,这是个有趣的现象。

鉴于此,笔者在有限的知识范畴内,对古代诗人诗歌现存数量进行了一番摸排,将摸排结果予以排名,特撰此文,以飨同好。

本文篇幅较长,知识点密集,回味无穷,建议先收藏后细读。

古代诗人诗歌存量排行谱

这份《古代诗人诗歌存量排行谱》为笔者自编,见识浅薄,管中窥豹,只见一斑,诸位博雅君子切勿哂笑。

榜单的内容,笔者不敢捕风捉影,自信尚属准确。若有方家能匡正不周,极表欢迎。

为了扩大入选人数,笔者排名的是前二十,并非仅仅前十。

因观者们对古典诗歌兴趣不一,文化水平良莠不齐,凡排行谱上的诗人,并非人人都听说过名字。为免去各位翻检之劳,一并附上人物传记,以供了解。

《古代诗人诗歌存量排行谱》

▼第二十名:[清]沈德潜,现存诗约2300首。

沈德潜(1673—1769),号归愚,清代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前半生参加科举,屡屡落第,直到67岁才考中进士。此后仕途开始腾飞,受到乾隆皇帝赏识和恩宠长达三十年,最后以97岁的超高龄逝世,是当时名满天下的长寿宿儒和诗坛盟主。

清代舒位所撰《乾嘉诗坛点将录》,沈德潜排名第一位。

▼第十九名:[清]爱新觉罗?宝廷,现存诗约2370首。

▲宝廷的肖像照难觅,权以作品集子代替。

爱新觉罗?宝廷(1840—1890),清朝皇家宗室,满族镶蓝旗人,济尔哈朗八世孙。同治七年(1868年)考中进士,改庶吉士,担任侍讲,至礼部侍郎。他是满族人中最有诗人气质的文学家,嗜酒,好游历山水,擅长吟咏,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,人称“长短数千首,游山者居其七八”。光绪十六年(1890年)病逝,春秋五十一。

民国汪辟疆所撰《光宣诗坛点将录》,宝廷排名第七位。

▼第十八名:[明末清初]钱谦益,现存诗约2400首。

钱谦益(1582—1664),号牧斋,明末清初苏州常熟人。他一生四分之三的时间生活于明朝,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考中探花郎,官至礼部右侍郎,后遭革职回乡。他以生平才华博得美人青睐,在59岁的年龄迎娶了侧室——23岁的才女柳如是,上演了一出“老夫少妻”的风流韵事。明朝灭亡后,他担任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,后屈节投降满清并出任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,民族气节遭人不耻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逝世,春秋八十三。

钱谦益才华横溢,却又贪生怕死。南明弘光政权灭亡时,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劝说下,准备投水殉国,终因一句“水太凉”而放弃,至今仍被现代读者无数次的讥讽和嘲笑。

▼第十七名:[清]蒋士铨,现存诗约2500首。

蒋士铨(1725—1785),号藏园,清代江西铅山县(今上饶市铅山县)人,乾隆朝诗人兼戏曲家。早年科举道路不畅,曾三次科举不中,三十三岁时考中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先后在京城为官七年,但久久不得升迁。后辞官,寓居南京、扬州等地,投身教育讲学事业十几年,创作了大量诗文和戏曲作品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蒋士铨再次入京,任国史馆纂修官。此后患偏瘫告免,返回南昌养病,乾隆五十年(1785年)在南昌逝世,春秋六十一。

清代舒位所撰《乾嘉诗坛点将录》,蒋士铨排名第八位。

▼第十六名:[清末民初]陈三立,现存诗约2800首。

陈三立(1853—1937),号散原,晚清江西义宁(今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清光绪十五年(1889年)进士,授官吏部主事。其父为湖南巡抚陈宝箴,“百日维新”时,是唯一支持变法、推行新政的地方实力派。陈三立协助父亲,也参与了维新运动,变法失败后,父子俩一起被清廷革职。此后寓居庐山、南京、上海和北平等多地,不再参与政治,转向社会公益,并以诗文誉满神州。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日寇游说并邀请身居北平的陈三立担任伪职,遭其严词拒绝。此事后,陈三立绝食五日而卒,春秋八十五。

民国汪辟疆所撰《光宣诗坛点将录》,陈三立排名第二位,仅次于大名鼎鼎的湖南人王闿运。

▼第十五名:[北宋]苏轼,现存诗约3300首。

苏轼(1037—1101),世称苏东坡,北宋一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、美食家、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这个名字过于响亮,笔者就不用过多赘述,众观者都了解。他是名副其实的北宋第一网红,被后人谈论了上千年,并将继续永久的谈论下去。

苏轼的一生,也是被贬漂泊的一生。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这是苏轼生平最后一首诗《自题金山画像》的末尾两句,尽显无悔和轻松,颇为脍炙人口。现代网民总结出了五个字:“豁达看老苏”。

▼第十四名:[元]王恽,现存诗约3400首。

王恽(1227—1304),恽读[yùn],号秋涧,元代河南汲县(今新乡市卫辉市)人,学识广博,精通各体诗文,是元代极重要文臣兼文学家。他为官四十余年,历仕元世祖忽必烈、元成宗铁穆耳两朝,直言敢谏,深受信任。王恽终生勤于笔耕,著作丰富,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1304年)六月,王恽逝世,春秋七十八。

他与另一位名气响亮的著名人物、“元人冠冕”赵孟頫生活于同一时期,但论及著作数量,则远胜后者。整个元代,存诗最多的诗人就是王恽,同时他也是元代存词数量最多的人。(注,赵孟頫存诗数量约500余首,大致为王恽的七分之一)

▲截图自中华书局2013版《王恽全集汇校》。

▼第十三名:[清]俞樾,现存诗约3500首。

俞樾(1821—1907),号曲园,浙江德清县人,晚清知名学者、经学家、古文字学家、书法家兼诗人。道光三十年(1850年)中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任河南省学政,因事罢免,侨居苏州。他在苏州买地盖屋,名曰“春在堂”,讲学、教授弟子,并潜心研学。他发力于经学,并遍及子学、小学、史学、文学、书法、中医、佛学、道学等,终成晚清文化学术之通儒巨擎。他遗留下来的3500首诗作里,记事、咏物、咏史、纪游、讽谕,无所不备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7年),俞樾逝世,春秋八十六。

民国汪辟疆所撰《光宣诗坛点将录》,俞樾排名第七十九,紧随其后的则是康有为。

▼第十二名:[唐]白居易,现存诗约3840首。

白居易(772—846),号香山居士,世称白乐天,出生于河南新郑,祖籍属下邽(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)。这也是一个闪亮的名字,笔者就不用过多赘述,众观者都了解。在众星闪耀的大唐诗人群体里,他的地位,注定能排名前五以内,甚至前三,仅次于李白、杜甫。唐武宗会昌六年(846年),白居易逝世于河南洛阳,春秋七十五。

整部《全唐诗》,共存诗约48000余首,白居易一人独占8%份额,是《全唐诗》里存诗数量第一人,几乎是李白存诗的近四倍,王维存诗的九倍。

▼第十一名:[清]王士禛,现存诗约4000首。

王士禛(1634—1711),又名王士祯,世称王阮亭、王渔洋,清初山东新城(今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)人,清代康熙朝知名官员、文学家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王士禛科举中第,幸运的躲过了前一年爆发的“丁酉科举舞弊案”,顺利走上仕途。他为官四十余年,仕途一帆风顺,公事暇余,乐于结交风雅文士,吟诗研讨。吴伟业、姜宸英、吴兆骞、梁清标、陈廷敬、朱彝尊等诸多清初知名文士俱与他成为挚友。

王士祯在清初文士圈子里师友、弟子极多,加上位望日高,仰慕者纷至沓来。他作诗倡导神韵,境界颇高,终成康熙一朝诗坛泰斗。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王士祯逝世,春秋七十八。

▼第十名:[南宋]杨万里,现存诗约4200首。

杨万里(1127—1206),号诚斋,南宋吉州吉水(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)人,南宋官员兼诗人。他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家乡前辈,比文天祥早出生约一百年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进士及第,与他一起中第的,还有范成大、张孝祥,其中,张孝祥是状元。因为作风刚直,是坚定的主战派,上书毫不顾及,相比后两人,杨万里的仕途蹭蹬,历孝宗、光宗、宁宗三朝,始终不被重用。

宁宗朝时,权臣韩侂胄试图以爵禄拉拢杨万里,遭其辞谢。韩侂胄垮台后,杨万里也没有受到继任的权臣史弥远一党的诬陷和清算,得以免祸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故,春秋八十整。

▼第九名:[南宋]刘克庄,现存诗约5000首。

刘克庄(1187—1269),原名刘灼,后改克庄,号后村,福建莆田人,南宋诗人、词人兼诗论家。翻检以繁冗著称的《宋史》,却没有刘克庄的传,有关其生平,幸赖刘克庄的诗文集收录了他人为其撰写的行状和墓志铭,后世才得以了解刘克庄的一生。他早负盛名,然科举不畅,以祖父刘夙恩荫补将仕郎,开始了仕宦之路。历任州府属官等基层幕僚、建阳知县、潮州通判,多次遭遇言官弹劾排挤,被罢职和外放,仕途蹭蹬,沉浮不定,抱负难展。

景定元年(1260年),经权臣贾似道推荐,刘克庄任秘书监兼中书舍人,不久改任兵部侍郎、工部尚书,终于抵达了梦寐以求的庙堂高位。然此时蒙古大军已虎视眈眈,南宋国祚将尽,刘克庄本人已垂垂老矣,无力回天。两年之后,刘克庄致仕退休归家,第二年(1269年)病逝,春秋八十三。八年后,南宋灭亡。

▼第八名:[清]袁枚,现存诗约5100首。

袁枚(1716—1798),号随园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清代乾隆朝诗人、散文家、美食家,乾嘉诗坛领袖之一。他的一生,实在是太幸福了。他少有才名,擅长诗文,24岁即考中进士,授官翰林院庶吉士。三年后,外调江苏溧水、江宁等地担任知县,干了七年县令,袁枚即辞官,彼时他才34岁。辞官后的袁枚,由此开启了长达48年的“归隐退休”生活,直至逝世。

袁枚利用自己积攒的宦囊在南京购买隋氏废园,重新改造成私家园林后,易名为“随园”,在此定居并全力著述。他极有商业头脑,将“随园”开放给大众参观,收取门票,并在园内售卖美食、捆绑销售自己刊刻的书籍《随园食单》,并替人撰文收取润笔稿酬,生活优渥,衣食无忧。

袁枚后半生并未踏入官场,但作为民间文化领袖,袁枚的名气实在太响亮。在当时,上自庙堂公卿大夫,下至乡村贩夫走卒,人人皆知其名,甚至海外琉球国都派人来求他的诗作和书籍。

清代舒位所撰《乾嘉诗坛点将录》,袁枚排名高居第二位,仅次于盟主沈德潜。1769年沈德潜逝去后,袁枚又接替他主持诗坛近三十年,直至1798年逝世,春秋八十二。

生前闲适富贵而长寿,名声和财富兼有,身后青史留名。袁枚一生,人人艳羡。

▼第七名:[清]查慎行,现存诗约5200首。

查慎行(1650—1727),原名查嗣琏,后改名查慎行,浙江海宁(今嘉兴市海宁市)人,清代官员、诗人。他年少成名,但科举之路蹭蹬,43岁才考中举人,53岁才考中进士,授官翰林院编修,成为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,多次伴驾左右,诗文奉和。64岁时因患病请求离京返乡,获批后,居家著书长达十一年。

雍正四年(1726年),胞弟查嗣庭因文字狱被“革职拿问”,海宁查氏全家老少一百多人受牵连被逮捕押往北京,查慎行也陷身囹圄。此番文字狱,查氏成员命运凄惨:胞弟查嗣庭后来在狱中自杀谢罪,死后还被戮尸示众;二弟查嗣僳被判流放三千里,客死异乡。对于查慎行,雍正网开一面,予以宽宥释放回家。海宁查氏遭此横祸,查慎行病势渐重,于雍正五年(1727年)八月逝世,春秋七十八。

查慎行一生的为官经历相对比较普通,没有突出特色,他的出彩处是诗文。他毕生作诗时间长达六十多年,平生诗作不少于一万首,惜过半散佚。

▼第六名:[清]洪亮吉,现存诗约5500首。

洪亮吉(1746—1809),号北江,江苏常州阳湖县(今常州市)人,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、经学家。他自幼勤学,受到诗坛领袖人物如袁枚、蒋士铨等赏识,惜科举不畅,被迫辗转充入他人幕府。45岁发迹,以榜眼身份中第,历任翰林院编修、顺天府乡试同考官、贵州学政等。嘉庆皇帝继位后,洪亮吉回京,后奉旨在上书房行走。

嘉庆四年(1799年),因上书札子中有“视朝太晏”,“小人荧惑”等词语,触怒嘉庆帝,下狱,判斩立决,后免死,流放新疆伊犁。嘉庆帝还警告他:“不准作诗,不准饮酒”。尽管如此,抵达伊犁后,洪亮吉立即作诗《行抵伊犁追忆道中闻见率赋六首》,表达出誓不低头的倔强决心。

适逢京师大旱,求雨不成,为了安定人心,做出虚心纳谏的样子,嘉庆帝宣布赦免洪亮吉,释放其回乡。彼时洪亮吉在新疆伊犁只待了一百天。返乡后的洪亮吉,专心研究学问,不再踏入官场。嘉庆十四年(1809年)五月,洪亮吉于家中逝世,春秋六十四。

清代舒位所撰《乾嘉诗坛点将录》,洪亮吉排名第二十五位。

▼第五名:[清末民初]徐世昌,现存诗约6000首。

徐世昌(1855—1939),号菊人,祖籍浙江宁波,出生于河南卫辉(今新乡市卫辉市)。了解近代史的观者应该都清楚,这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重量级人物。

他24岁结识袁世凯,32岁考取进士,担任光绪皇帝翰林学士长达十年。43岁担任袁世凯幕僚,在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军队里赢得了卓著声望,地位仅次于袁世凯。随着袁世凯实力的逐渐坐大,徐世昌也平步青云。50岁进入清廷军机处,署理兵部尚书。51岁被派往东北,担任东三省总督,成为封疆大吏。54岁时调回京师,任邮传部尚书,追授体仁阁大学士。56岁时请辞,暗中助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。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,经多次邀请,徐世昌在60岁时出任北洋政府国务卿。袁世凯因称帝闹剧病死后,民国七年(1918年),64岁的徐世昌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。任内无法调解南北纷争,五年总统生涯草草结束。

卸任后的徐世昌,彻底归隐,做起了翰林学士的老本行。他吟诗作画,召集门客编纂大型诗集《晚晴簃诗汇》、《清儒学案》等,为世人留下丰厚文学遗产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徐世昌逝世,春秋八十五。

作为近代史上知名人物,徐世昌既是清朝的翰林学士,又是民国的总统,后世遂唤为“翰林总统”,又称北洋军阀里的“诗人总统”。

正是因为给光绪皇帝做过十年的翰林学士,笔者评选排名时,因而将他归入古代诗人之列。

▼第四名:[清]屈大均,现存诗约6700首。

屈大均(1630—1696),号翁山,广东广州番禺人,明末清初抗清斗士、知名学者、大诗人,“岭南三大家”之首。

屈大均出生于明朝崇祯三年(1630年),明朝灭亡后,他以遗民自居,展开了持续终生的反清斗争,联络南明永历帝,云游全国,秘密结交各地反清义士,还曾试图投靠平西王吴三桂,在察觉吴三桂的割据企图后,又绝然请辞。他坚持抗清数十年,一直是满清政权悬赏捉拿的头号目标。

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清军将领施琅进攻台湾,占据台湾的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,清政府统一全国。眼见反清无望,屈大均遂潜心著书,编纂《广东文集》、《广东新语》等。其中的《广东新语》一书,详述广东天文地理,为他赢得了“广东徐霞客”的美名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,屈大均逝世,春秋六十七。

在明清交际之时,屈大均百折不挠的抗清气节,是广东人文史上最闪亮的名片之一。

▼第三名:[明]王世贞,现存诗约7000首。

王世贞(1526—1590),号凤洲,苏州太仓人,明朝官员、诗人、史学家。王世贞与前文王士禛,二人姓名读音相同,不熟悉的观者经常会混淆。王世贞是苏州太仓人,王士禛是山东新城人,前者属于明朝人,后者则为清朝人,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。

王世贞历仕嘉庆、隆庆、万历三朝,从京师到地方,山东、浙江、山西、湖广、广西等各地,都留下了他为官的足迹。万历宰辅张居正执政期,遭罢官,直至张居正死后才得以起复任用,最终以南京刑部尚书的官衔致仕。万历十八年(1590年),即张居正逝世八年后,王世贞逝世,春秋六十五。

王世贞是明朝嘉庆万历时期的文坛领袖,与山东老乡李攀龙等人合称“后七子”,与胡应麟、戚继光、李时珍等人均有交际,善作诗文,兼修史书,留给后世的文史遗产极为丰厚,被人称为明朝苏轼、明朝司马迁。

▼第二名:[南宋]陆游,现存诗约9300首。

陆游(1125—1210)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这同样是一个闪亮的名字,笔者就不用过多赘述,众观者都了解。作为南宋官员,他坚持抗金,反对投降。作为文人,他一生笔耕不辍,留下海量诗文遗产,影响极大,是南宋最知名的爱国大诗人之一。

陆游存世诗歌数量共有9300首左右,这个数字几乎没有对手。

他近万首的传世诗歌,内容都写了什么?笔者没有全部读过,但有高人全部读过。

清代赵翼在仔细的读过陆游的诗后,又亲手统计了一遍他手里拿着的陆游诗稿,最终得出的数字是9220首。赵翼的统计非常扎实细致,细致到什么程度?——他甚至统计出以《纪梦》为题的诗歌,陆游诗稿里共有99首!

赵翼研读之精审,让人敬畏!

赵翼读完后,告诉世人:“其诗之言恢复者,十之五六。”意思是,陆游近万首诗歌里,谈论出兵北伐,恢复中原的诗歌,占了五六成!爱国诗人当之无愧。赵翼研读陆诗的相关见解,感兴趣的观者可参阅赵翼所撰《瓯北诗话》。

▼第一名:[清]爱新觉罗?弘历,现存诗约44000首左右。

爱新觉罗?弘历,即清朝乾隆皇帝(1711—1799),我国古代著名帝王之一。他25岁登基,在位六十年整,86岁退位后又做了三年太上皇,最后以89岁的高寿去世,庙号清高宗,葬于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之裕陵。

乾隆帝重视文化,在位期间最重大的文化工程就是举全国之力,编纂超大型丛书——《四库全书》。他汉学素养较为深厚,崇尚风雅,喜好诗文,经常组织属臣,吟诗作对,唱和咏叹,留下了数量几乎匹敌《全唐诗》的超巨型诗集。如此高产,后无来者!

众观者试想一番,一个人若要创作出如此海量的诗歌,没有极大的热情、辛勤和长期的持之以恒,几乎不可想象。所以结论是,乾隆他是真的热爱作诗,并非是附庸风雅,装装样子。

他号称“十全老人”,又是盖章狂魔。他的“乾隆御览之宝”大印,是中国传世书画作品上盖的最多的印章之一。

笔者自编《古代诗人诗歌存量排行谱》,至此结束。

释疑

1、以上排行属笔者现阶段认知范围内选排。因个人认知有限,凡超出笔者目前知识范畴的诗人就没法排列了。

举个数字,仅仅清代,就有大约三万人留下了各种诗文集,类型包含刻本、抄本、稿本等,浩瀚得让你看不到边界。普通人没有条件见得到这些集子,见到了也读不完。

2、有观者会问,平时耳熟能详的那些诗人都去哪里了?唐代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李贺、刘长卿、孟浩然、王昌龄、高适、韩愈、柳宗元,宋代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王安石等,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,难道排不进去?

是的,就是排不进去。

不信吗?来看真相。

笔者已经替各位统计好了,上表格:

孰多孰少,一目了然。

还有更少的人,譬如下面这两位:

写出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唐代诗人王之涣,只有6首诗歌传世。

张若虚,仅有一篇《春江花月夜》存世,“孤篇压全唐”。

3、有观者又会问,难不成是上面这些知名诗人不够勤奋,诗歌产量太少了吧?

他们果真不够勤奋?这并不是事实。

事实真相是:不是李白杜甫他们作诗产量少,而是他们的很多诗歌在后世不幸亡佚了,没有流传保存下来,今天现代人已经读不到了。

笔者以杜甫为例予以说明:

“诗圣”杜甫的诗歌亡佚状况,极其严重。

《旧唐书?文苑?杜甫传》最末一句话记载:“甫有文集六十卷。”

按理说,杜甫既然有60卷的集子,估算所收诗歌数量不少于2000首。

唐天宝十三年(754年),43岁的杜甫撰写了《进雕赋表》一文。杜甫在文中自述:“自七岁所缀诗笔,向四十载矣,约千有余篇。”

▲杜甫《进雕赋表》,图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版《杜甫全集校注》。

按照杜甫的自述,从7岁开始作诗,到43岁时,作诗数量已经超过一千多首了。但翻检各种杜甫诗稿注本,他现存的1450首左右的诗歌里,明确属于40岁以前所撰的,不足三十首。

杜甫活了59岁,也就是说,现存杜甫诗歌几乎全部属于他40岁以后的诗歌,40岁之前的诗歌,几乎亡佚殆尽,仅存不足三十首。

诗稿的亡佚,可以分为主动亡佚和被动亡佚。

主动亡佚,即作者自己因遭受某种打击变故,或者对稿子不满意,主动将其毁掉。《红楼梦》第97回,“林黛玉焚稿断痴情”,临死前将自己写有诗文的绢帕全部焚烧掉,这属于主动亡佚。

被动亡佚,这种是最普遍的现象。诗稿因为各种原因,或者稿子丢失,或者刊刻不多,流传不广,又或者遭受查禁,禁止流布,凡此种种,导致诗稿最终永远消失了。

杜甫诗歌的亡佚,显然属被动。

从宋代开始,就有很多人辑佚杜甫的诗歌,元、明、清三朝继之。一千多年里,无数文人前赴后继、持之以恒的不断搜集,才最终积累到1450首左右。

杜甫一生究竟创作过多少诗歌?因诗稿亡佚严重,没有答案,现代人只能看到这1450首了。

余论

最后一个问题,谁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存量最多的诗人?

其一,因为乾隆帝的海量诗歌里,精品佳作少,现代人往往对他心存讥讽,投以鄙夷眼光。在一部分人的眼里,乾隆根本算不上诗人,必须排除在外、取消评选资格而后快。

若如此,则我国古代诗歌现存量最多的诗人?答案是——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,数量9300首。

其二,假如抛除偏见,不戴有色眼镜,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审视题目,只谈诗歌现存数量的多寡,不论他是何人。

若如此,则我国古代诗歌现产量最多的诗人?答案是——清高宗乾隆皇帝,大约44000首左右。

简单计算一下,假设乾隆10岁开始作诗,89岁逝世,共79年时间,一年365天,则平均每天需要创作1.5首。没有休息,不能中断。诗歌质量先抛一边,单论乾隆作诗的热忱和持之以恒,这就无人匹敌。

两种选法炒股股票配资平台,各位自便。

发布于:天津市